大三巴牌坊 (聖保祿大教堂遺址, Ruins of St. Paul's)
--------------------------------------------------------------------------------------
世界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中最引人注目也最有人氣的,應該就屬大三巴牌坊了吧
大三巴牌坊座落在大三巴斜巷旁的小山崗上,壯觀雄偉地挺立著
大三巴牌坊前身是耶穌會的聖保祿大教堂,三巴取自聖保祿 (São Paulo)的音譯
因為澳門當時有三巴仔教堂,故取作大三巴,以示區別
聖保祿大教堂在1835年因逢祝融,整間教堂幾乎全毀,只剩前壁奇蹟似地生還
因為長得像中國傳統的牌坊,所以就被稱作大三巴牌坊
我們在將進黃昏時,從大堂前地挺進,一路上有很多商店,小吃
適逢週末,人潮從玫瑰堂一路蔓延到大三巴牌坊這,好不熱鬧
大三巴牌坊前是68級的石階,踏著三,四百年前的傳教士們走過的道路,拾級而上
在這邊要跟大三巴牌坊來個合照不被干擾又是另一種挑戰
石階經過經年累月的踩踏,顯得有些老態
大三巴牌坊的前身 聖保祿大教堂是耶穌會會士於1602年修建的教堂
還記得中學歷史的朋友應該對耶穌會不陌生
耶穌會是在16世紀歐洲基督新教興起宗教革命時所成立的天主教教會
其成立目標是為了對天主教內部發起維新改革,在世界各地積極傳教和教育知識
重建天主教會和教宗的榮光 ; 耶穌會相當重視傳教士的養成教育
於世界各地興辦許多大學,除了授與學生神學知識外
也傳授諸如數學,天文學,文學,哲學,法學和醫學之類的科學知識
在清朝初年,多位知名的耶穌會傳教士,像是利瑪竇,湯若望和南懷仁
憑藉其本身優異的天文學知識取得朝廷信任而能在中國傳教
從大三巴牌坊往剛剛上來的台階向下望去,造型奇特的新葡京就屹立在天際線上
耶穌會會士在澳門也創辦了遠東第一所西式大學 聖保祿學院
教堂就是屬於聖保祿學院的一部份 ; 聖保祿學院教授神學,天文,語言,科學等知識
培養出無數充滿抱負的傳教士們,到亞洲各地傳教和教育知識
可以說是耶穌會當時在亞洲的根據地
雖然現今聖保祿學院已煙沒,但那份執著教育的精神仍然留在這片土地上
時至今日,來到這邊的不是積極熱情的學生
而是無數想用相機從各個角度捕捉大三巴牌坊美麗身影的人們
大三巴牌坊上的細膩雕刻,寫實銅像,是揉和了西方文藝復興和東方文化的建築
前壁主要分成由下至上的四層結構加上頂端的三角形山牆
各層除了希臘式的柱頭裝飾,都有深刻宗教意涵的精緻雕刻
正門門楣上刻著 Mater Deli,意指天主之母,是學院名稱
第一層的柱頭是愛奧尼克式 (Ionic order)的渦卷樣子,不過柱身並沒有凹槽
在兩旁的大門上,則刻有耶穌會的標記,IHS
IHS 是耶穌希臘文字彙的前三個字母
第二層由左至右擺放了四位耶穌會聖人的銅像,由左至右依序為
真福方濟各.包傑 ; 聖依那爵,耶穌會創始人 ; 聖方濟各.沙勿略 ; 聖類思.公撒格
其中一般東方人最熟悉的應該是右邊數來第二位
被稱作遠東使徒 (Apostle to the far east) 的聖方濟各.沙勿略
敝人的母校就是以他的名字作為學校英文名字,Saint Francis Xavier
再上一層就開始描述聖經故事,無原罪瑪莉亞升天
中間是聖母的銅像,旁邊的天使奏樂歡慶聖母升天
兩旁分別有聖母引領帆船通過罪惡之海跟聖母腳踏七頭怪獸之首的雕刻
前壁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很像菊花的小雕刻
再上層則是天父之子 耶穌的銅像,周圍的符號都是象徵耶穌的苦難和救贖
左右兩邊的天使分別舉著耶穌死前盯著耶穌的十字架跟柱子
最頂端的三角形山牆,有象徵天主神聖的白鴿,旁邊為日月星辰所圍繞
仔細看可以看到前壁第三層左側的骷髏旁邊寫有中文 念死者無為罪
右邊相對位置上則有中文 鬼是助人為惡,反映出中國工匠參與建築的歷史
欣賞完大三巴牌坊的精美雕刻,穿過大門,來到大三巴的背面
大三巴牌坊的背面有鋼條支撐住,相當穩固,望地上看可以看到往昔殿堂的遺跡
在後方還有一座小墓室跟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裡頭展示澳門珍貴精緻的天主教藝品
值得去見識一下 ; 見到大三巴牌坊後真是令人滿意
接著再去旁邊的世界遺產 舊城牆跟挪吒廟瞧瞧
<交通資訊>
地址:澳門大三巴牌坊
<澳門天主教藝術博物館>
開放時間:09:00 ~ 18:00
參觀費用:免費
公休:每週二下午 (星期二開放時間:09:00 ~ 14:00)